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落实《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10月17日,吉林大学组织召开急需学科专业快速布局机制试点任务工作部署会,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黄河主持。

会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冯晶、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圣波分别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介绍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2个试点学科的建设基础和建设思路。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试点学科布局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举措等进行了深入对接和讨论。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将全力提供政策配套与资源保障,确保试点学科的高质量建设。
蔡立东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是要强化目标导向,学科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产业需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打破中心-外围结构,锚定未来的发展需求。二是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为试点学科在招生指标、职称评审、经费使用上开辟绿色通道,打破传统管理壁垒。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相关部门、学院要深入研讨,科学论证,围绕未来3-5年建设目标和任务举措,细化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试点任务建设,探索急需学科快速布局的体制机制。
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科研院、社会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政策与法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