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教育强国的本质特征、重要任务和实践策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强国是一个国家教育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能力、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综合表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是知识生产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新的历史方位决定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都需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一流大学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抓好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抓好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力应对变局
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战略转变,是一个系统质变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迈进现代化社会,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无论是对教育自身,还是人口高质量发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随时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就必须要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必须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融入民族复兴的“大逻辑”,有效应对变局,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吉林大学作为我们党布局在东北地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学校坚持立足吉林、辐射东北、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人才策源地、创新增长极、教育新高地,坚决扛起融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吉林大学聚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学科实力雄厚的优势,全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赓续“厚基础、重实践、严要求”的优良教学传统,锚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形成“三全育人”思政教育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具有鲜明吉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大学要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主动超前布局
教育强国之“强”,基点在教育自身之强,龙头在高等教育之强。在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国之大者”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紧密衔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加快建设对接区域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服务科技强国战略。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吉林大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完成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主体结构装配,成功获批“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分子工程学”等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通过验收世界最大单缸液压机。牵头承担的中国超级钻机“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完钻井深创亚洲纪录,自主研发装备钻穿近200米厚南极冰盖,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获取南极冰下基岩岩心样品的国家。航空重力梯度仪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结题评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牵头建设了首批国家天元数学东北中心和吉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坚持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人才强国战略为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重要支撑。吉林大学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坚持“引才不如请才”理念,构建实施“一主五辅”人才发展支持体系。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孙正聿教授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与外国专家局共建全国首个中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地,建成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术特区,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精准延揽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
坚持服务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建设是大学的精神沃土。吉林大学注重打造吉大学派,攀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维护长白山领土主权安全筑牢了历史根基。发掘出土中国最早的石雕蚕蛹,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之一,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获批建设,将打造和拓展东北和东北亚研究的国际品牌,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生物考古实验室获批建设,成为教育部首批、我国考古学领域首个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牢牢把握“红”与“专”的精神内核,白求恩精神、黄大年精神、北上精神等,正逐步涵养形成特有的“吉大精神”。
一流大学要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奋力开拓新局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升全民特别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9月9日,在庆祝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意义重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作用,站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决扛起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历史重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同频共振。
在东北振兴发展的征程中,离不开吉林大学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校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积极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造校地合作模式的“升级版”,与省内各市州战略合作实现全覆盖;建设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布《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助力东北冰雪经济发展;成立红旗学院、华为学院,为区域产业发展量身定制培养急需人才。学校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持续深化合作,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重要支点。先后获批10个“111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外高水平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合作平台44个。“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等品牌会议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聚焦农业种植、养殖、盐碱地治理等,提供“吉大方案”,助力省内90个贫困村成功脱贫,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最高评价等级。新冠疫情期间,在抗疫一线,几千名医护工作者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为全国疫情防控和护佑吉林人民生命健康彰显“吉大力量”。
作者马利凯,系吉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