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规划 > 规划研究 > 他山之石 > 正文

树立包容性评价新理念 探索构建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

日期:2022-07-04 点击数: 来源:

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体现中国理念、符合中国实际、适应国际需求的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大学评价是大学治理、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大学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评价模式,不仅事关大学发展方向、建设成效和评价话语权,而且事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乃至国家竞争力,这是一项重要的、严肃的、复杂的、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学生国际流动与选择多样,国际科研合作网络深化,国际大学评价日益凸显其导向性、价值性、国际性。大学评价日益成为显学。大学排名是大学评价的一种具体形式,它以简化的方式对复杂的大学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的质量进行量化表征,解决了社会公众因信息不对称而无法判断大学质量的现实问题,满足了学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客观信息需求,具有简明、直观、易传播等显著特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广为流行。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兴起与问责制的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共识与行动等多重因素推动,大学排名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21世纪初从地区性排名扩展为国际性排名后,其影响力加速提升,数量也极大丰富,各类榜单高达数百种,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大学排名国际市场,有的排名甚至具有了风向标的特点。但考察各类国际大学排名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大的偏颇性、狭隘性,遮蔽了大学的教育性、文化的多样性,难以体现不同大学的区域特色、国家贡献、独特价值。大学排名甚至已经成为影响院校界定质量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的一种权力机制,演化为“排名帝国主义”。对此,我们应保持理性,增强洞察力,既要尽量规避其不良影响,也要有所作为,探索构建国际大学评价新理念、新范式。

一、 当前主要国际大学排名的基本特征

在大学排名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今天,重新审视大学排名会发现,“排名运动”成了全球性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排名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些观点具有共识性和代表性。


排名倡导者并不认为大学排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认为大学排名仅具有积极作用,他们认为对于排名方法缺陷的主要批评源于排名中整合指标固有的不足,而且在未来发展中可对此进行改善。但排名批评者认为,大学排名的局限性源于未意识到的意识形态、方法差异或其他原因,而且排名的局限性会导致许多未曾料想的结果。德国学者乌尔里希·泰希勒将大学排名的不足总结为9个方面:不断扭曲中形成恶性循环,数据存在不足,关于什么是“质量”存在不同意见,排名帝国主义,排名的系统偏差,与汇总数据有关的因素,争夺资源、资源集中,迫使向陡峭的层级体系发展,产生反英才教育的结果。我国学者周光礼等认为世界大学排行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规模、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科研、轻教学,重共性评价、轻分类评价。国际大学排名还存在效度问题,容易造成学科偏差、机构体量偏差、大学核心功能偏差(教学、科研与服务之间的平衡)、地区偏差(尤其是对非英语语言国家)。

结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当前主要国际大学排名呈现几个基本特征:一是科研指标占据指标体系主要位置,并主要通过发表SCI论文等情况和获得国际奖项来进行大学评价。国际大学排名使用的文献数据库的主要对象为理工科,使得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大学的真实实力得不到准确反映。科研成果主要统计源为英美体系的WoSScopus数据库,这两个数据库均以收录英文期刊为主。比如,Scopus数据库收录英文期刊共19368种,占比80.91%(排名第1),收录中文期刊仅359种,收录德语、法语、俄语、日语等其他语言期刊也较少,大部分科研大国发表在本国语言的期刊上的学术成果未被统计,成果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科研偏好使得一些大学弱化了对“教育本体”的追求,更关注外显性的指标提升。国际大奖主要统计英语国家主导的奖项,包括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等。二是声誉调查占据指标体系重要位置(占比40%~80%),且参与调查的对象主要来自欧美地区。以2018年某国际大学排名开展的国际声誉评价为例,实际评价专家中北美占47%,亚洲只有15%。英语偏好突出了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国家的大学优势,使非英语国家的大学处于不利地位。三是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共性、普遍性和可测性,均未设置体现本国特色的指标。国际大学排名以美英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为理想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加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同构性。科研表现优异的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高校成为排名靠后大学的效仿对象,各大学发展方向和模式逐步趋同于研究型大学,普遍追求“排名中的大学”,缺乏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成为“追赶型大学”。这正在渐渐阻碍以本土理念构建大学的努力与尝试。在各大学竞相效仿之时,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H. Lewis)则反思和批判道:“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正在追求的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却忘记了更重要的任务——教育学生。”全球各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的贡献在现有国际大学评价中得不到体现,社会对一流大学的多样性需求、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需要、不同类型大学的独特性作用都被忽视。此外,这些排名的评价体系均未设置体现“育人成效”的相关指标,组织机构的性质基本上是新闻媒体或商业公司。

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国际大学评价,如欧盟推出“多维度世界大学排名”、俄罗斯推出“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沙特阿拉伯推出“CWUR世界大学排名”等。这些国际大学排名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如都力图体现自身优势。针对英美主导的国际大学排名,欧洲大陆的大学在排名中表现不佳、存在被严重低估的可能,欧盟于20145月首次发布“多维度世界大学排名”。“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是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指示,由俄罗斯校长联盟发起创立,201712月首次发布。“CWUR世界大学排名”最初源于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学术项目,目的是评出世界前100名的大学,并于20127月首次发布,但其后扩展成为最大的全球大学排名,从侧面反映沙特阿拉伯也想要发挥世界影响。再如,都制定独立评价体系,从不同维度进行评价。“多维度世界大学排名”包含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国际化程度、知识转化和区域贡献5个维度,设有79个指标,强调多维度、用户导向,特别突出“区域贡献”。“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包含教学(45%)、科研(25%)、社会关联度(30%3个维度,设有16个指标,科研权重较低。“CWUR世界大学排名”包含教育质量(25%)、毕业校友就业情况(25%)、师资质量(10%)、研究表现(40%4个维度,设有7个指标。还如,数据采集方式不一、分化明显。“多维度世界大学排名”采用参与高校自主填报数据,包含客观统计数据和主观调查数据,指标较多、指标理解存在差异。“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采用国际专家认可的客观数据指标,没有使用主观声誉调查。“CWUR世界大学排名”仅采用客观数据指标,不使用主观声誉调查和依赖高校提供数据。这些世界大学排名,基本还是以采集英语平台数据为主;“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也兼顾了非英语平台数据,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如将中国大学MOOC、百度、新浪微博等平台数据纳入统计范围。

二、 包容性评价理念的理论基础与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2.4亿,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8%,高等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出了中国声音,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鉴于国际大学评价的重要导向作用,我国在国际大学评价领域也应有所作为。

2021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要坚定教育自信,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把握和引导教育评价国际话语权,重塑世界大学发展新格局。为此,提出包容性评价理念,探索构建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

(一) 包容性评价理念的理论基础

1.包容性评价理念是包容性发展理念在评价领域的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着“包容”的思想,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观念。包容思想的实质是“和”,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进入21世纪,为了克服现代文明的困境,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理念。包容性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容性发展是指以人为中心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之后,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生产力空前提高。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种基于资本逻辑所带来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现代性发展的不足和困境的一次反思与纠正,标志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受到重视,开始推动以资本为中心的发展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转变。


包容性发展理念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写进相关文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重视。中国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也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重要倡导者、推动者。201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2017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时指出,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2021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从都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时指出,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包容是全球发展新阶段的文化维度,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未来的多样道路。

发展和评价是一对密切相关的概念,评价理念需与发展理念相匹配,并尽可能实现正面引导和激励,即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应有相应的评价理念。因而,包容性发展理念为包容性评价理念的产生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包容性评价理念要坚持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进步与发展。在评价活动中以评价对象的“主体”发展为中心构建分析框架,以更多的形成性评价与增值评价来体现教育活动的特性。在国际大学评价领域,由于各国大学发展历史不同、国情不同、传统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包容性发展理念有利于各国大学理性发展、更适合地发展。万所大学,多种模式,各具特色,世界大学的生态园将百花齐放,各具风采。

2.包容性评价理念是对评价现代性的超越

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文化这类“精神产品”也必然实现全球化,一种“世界的文学”或文化随后将会形成。文化与经济的合流,更加速推动着全球化成为一个从经济到文化的一体化、普遍化的进程。全球化展现为一种“单边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及政治秩序格局,对欠发达国家造成巨大冲击,使之成为被同化的对象,而不是彼此之间在对等的基础上相互同化、互相融合。全球化的趋同是向现代化目标的趋同,是形成现代性的趋同,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上,各个民族国家又表现为不同的“本土化”过程与形式。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提出,“后现代性”乃是一种超越了现代性的“运动”,是“脱离或‘超越’现代性的各种制度的一系列内在转变”,是一种更高的社会秩序。现代理性是以“普遍主义”为前提的,它假定了一种统一的整体,断言同样的规则是到处适用的。在不同的国家、文化、历史阶段之间,合乎理性的主张被看作是普遍适用的。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认为事物各有其特殊性,应当对具体的情况作出特定的分析。由于不同的认识有其不同的基础,因此后现代主义假定,所有的认识范式都是平等的,它们有着各自的逻辑,普遍理性因此是不存在的。追求多样性而不是统一性,倡导多元论而不是一元论,构成后现代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差异”构成事物的本性;一旦以普遍主义为圭臬,就必然会以总体性来压制差异与个性,排斥异端与宽容,而这是不能容许的。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强调,拯救差异,向总体性开战。

评估要超越现代性。《第四代评估》的作者埃贡·G.古贝(Egon G. Guba)和伊冯娜·S.林肯(Yvonna S. Lincoln)倡议,应将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作为决定组织评估焦点所需信息的基础。要提倡利益相关者在大学评价中的平等性,全面考虑不同的价值观,给予利益相关者权力和能力。好的高等教育评价不是给高等教育机构鉴定身份,而是鼓舞其理想,激励其向往,帮助其发展。目前一元的排名系统应向多元排名系统转变,以体现机构的不同使命、规模、所属位置等。树立包容性评价理念,就是要避免现代性的趋同,超越评价现代性。

(二)包容性评价理念的内涵

包容性评价理念是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现代性和大学评价实践的理论探索,其核心思想是超越总体性、尊重差异,超越西方中心论、尊重文化多样性,超越科学主义、尊重人文主义,超越零和博弈、尊重和谐共生。其主要内涵有:一是坚持教育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坚持教育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摒弃大学排名中见物不见人、重科研轻教学、重才能轻德行等弊端。二是尊重多元性。尊重多元性、差异性、平等性,这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尊重和反映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特性,主张国家、民族和文化无高低优劣之分;尊重和反映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需求,如学生、教师、管理人员、雇主、家长等;尊重和反映不同类型大学的特点,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差别,综合性、多科性与单科性大学的区分,大型机构与小型机构的不同等。三是突出情境性。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大学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大学评价不能去情境化,脱离滋养其生长和发展的社会文化情境,高度抽象化、原子化地进行评价,而应重视大学的生长情境,强调其对国家和地区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辩证地处理和把握“本土性与国际性”“国家或本土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四是倡导共生性。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大学在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着合作的使者。国际大学排名如果用一元化的标准简单地对大学进行评价,以单一的分数进行简单排名,严格区分出名次,这既是不科学的,也是具有巨大争议的。包容性评价理念提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态,引导大学良性竞争与合作,实现和谐共生。五是注重发展性。大学是古老的,也是常新的。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塑造大学的声誉与实力,但大学不能因循守旧,否则有可能被时代抛弃。在历史与现实、声誉与实力、水平与潜能、存量与增量的多对关系中,国际大学排名既要注重历史性的成就,更要看重阶段性的成长成就。包容性评价理念不仅关注历史、关注现实,也面向未来,强调发展性,强调增量比存量更重要,重点考察大学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 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体系探索

开展国际大学评价,需要明确遵循的基本原则、采取合理的衡量标准、把握适度的竞争尺度、选择可比的评价指标,从而真实客观地反映世界各大学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技术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水平和现状。基于前文分析,提出构建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的主要原则和体系框架。

(一)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第一,采用新评价理念。构建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首先需要从导向上树立如下理念:一是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强调培养过程成效和质量评价;二是树立“对本国贡献也是对世界贡献”的理念,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考虑大学对本国的实际贡献;三是树立“英文成果与非英文成果同等对待”的理念,考虑非英文论文、著作等成果的学术话语权;四是树立“国际奖项与各国重要奖项同等对待”的理念,理应把非英语国家设置的重要奖项纳入评价范围;五是树立“声誉调查由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理念,考虑调查对象和调查语言的多样化;六是树立“增量比存量更重要”的理念,考虑大学发展的“加速度”、时代性以及未来潜力。构筑平等、客观、真实的国际大学评价新标准。

第二,实行多维视角评价。学生是接受教育的第一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发展的直接推动者,细听学生声音,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深入检验。用人单位作为高等教育的需求方,发挥用人单位的评价主体作用,有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充分衔接。同行评价制度作为专业领域学术评价的国际惯例,一直以来在高校和学科评价中发挥着其明显优势。因此要建立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共同推进、多维视角评价的教育新格局。充分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从在校生看成长度、从毕业生看满意度、从用人单位看适应度、从本国同行专家看声誉度、从全球专家看国际认同度,引导从不同角度精准、立体和全面地了解高校建设成效。

第三,尊重特色差异。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体系要保证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和评价结果可靠可信,就要遵循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同质对象,采纳的也是更有针对性和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尊重特色和差异,尊重不同类型高校、不同教育体制、不同国家历史文化、高校地缘差异,鼓励引导不同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避免评价趋同化。对于理工科院校,突出原始创新能力、国际科学前沿竞争能力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能力的评价;而对于人文社科类高校,则应该突出评价高校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第四,淡化分数排名。为保证评价结果根据高校实际建设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满足社会对教育质量的知情需求,同时规避过度无序竞争和贩卖焦虑,避免夸大其本身作用,要摒弃“大学排名”做法,不能按锦标赛方式把大学分出一二三四五等名次,应引导高校将对排名的注意力转移到高校内涵建设的优势和不足中去,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各层面对国际大学评价保持理性、清醒、独立的认识。因此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应该淡化分数和名次,不强调高校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防止大学评价“排名化”,一方面探索采用“分档”“分梯队”“分方阵”“分项”的方式展示评价结果,另一方面尊重特色,分高校性质、分地域、分维度、分角度展示评价结果,从而构筑世界高等教育良好生态圈。

第五,坚持公益性。公益追求公平平等,商业追求利益锐化。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大学评价,是高度科学性、严谨性、专业性、社会性的社会事业,事关大学发展走向和前景。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应该由权威专业机构或学术组织等专业化团队切实担负起社会和国际责任,独立开展,摒弃商业性、营利性操作,从建立规则、制定标准、数据来源、数据核查、数据分析、算法研究、结果呈现等全流程、各环节上保证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透明、准确、可信,从而还原大学评价公信力,凝塑健康自信的国际大学评价文化与环境。

第六,使用多种语言。探索使用“1+N”种语言评价方式。目前主要国际大学评价基本采用英语单一语种,汉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没有被采纳,严重削弱了这些国家大学的显示度和应有价值。可考虑世界主要国家的语言与英语一同使用,更全面、更准确考察大学的实际表现和贡献。譬如,在评价中国大学时,既采用英语发表和国际表现,也考虑中文发表和在国家发展中的实际表现;在考察法国、德国等大学时,既采用英语发表和国际表现,也考虑法语、德语等发表和在其本国表现。根据世界大学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采取“1+N”种语言评价方式,既客观反映一所大学在英语世界的国际比较,也客观反映其在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更能全面、客观反映一所大学的实际价值与地位。

(二)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的体系框架

高等教育评价常见的分析框架有“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宏观分析框架,“投入、过程、产出”的流程分析框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功能分析框架,“本体—功能—保障”的系统分析框架。有学者认为,大学评价至少应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大学声誉四个方面。结合已有研究,本研究提出“人才培养力、学术创新力、社会贡献力、声誉影响力”四维度体系框架。

第一,人才培养力。人才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使命和功能,育人为本要将培养人才放在评价学校质量的首要位置,从“人才成长度”和“人才贡献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人才成长度”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质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来衡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其中“学生学习质量”强调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提升和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的获得感和成长情况;“学校教学质量”强调学生对课程与实践教学、导师指导的整体满意度评价,同时可通过学生巩固率侧面反映;“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可以包括毕业生质量和用人单位评价两个维度,其中毕业生质量强调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就业结构、整体职业吻合情况、职业能力发展和岗位提升等情况,用人单位评价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衔接度和适应度。人才贡献评价不能仅采用少量有限的国际获奖为观测指标,因为其不能准确反映各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对推动科技创新、文明进步和思想繁荣的贡献,如我国高校在国家治理、“两弹一星”、水稻栽培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贡献根本无法体现,我国国家“三大奖”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无法体现。因此从包容性评价理念出发,对高校“人才贡献度”的评价中,除通过“世界公认最高获奖”来评价,应该将“区域公认最高荣誉获奖”“本国最高荣誉获奖”,包括高校向国家培养和输送的“治国理政人才”也应该纳入评价标准中。

第二,学术创新力。高校在世界重大变革和科技创新中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科研及学术创新力的评价是开展高校评价的重要因素。在学术创新力维度,应准确把握“唯”与“不唯”的辩证关系,破“唯定量”,坚持“主观客观相结合的融合评价”和“多元评价”;破“唯论文”,坚决“扭转SCIESI至上”;破“唯英文”,坚持“英文与非英文同等对待”。值得强调的是,破“唯论文”,不是“不要”论文,论文本身是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很重要的成果和载体,表现的是高校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当论文本身成为衡量指标,要更多关注的是其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而相对的,高校在科学研究及学术方面的成就,不应以论文作为单一评价依据,学术研究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都应该被关注。

第三,社会贡献力。教育评价应该将学术贡献、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作为评价价值取向的尺度。贡献成效应贯穿高校整个评价过程,其中人才培养力维度中有高校对社会人力资源贡献的评价,学术创新力维度中有高校对社会科技资源贡献的评价,评价更倾向于采用客观指标。社会贡献力维度,将“数量式”评价转变为具有发展性的“可持续化”评价,坚持立足教育服务社会,突出高校创新的社会服务价值。考虑通过“代表性典型案例”对高校的“科技贡献”和“社会贡献”进行主观评价,体现高校对世界或本国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科技创新、人民幸福做出的突出贡献。

第四,声誉影响力。高校声誉影响力是高校办学硬条件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是高校社会知名度、公众美誉度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声誉影响力”有赖于世界各地有经验学者的专业意见,参考各高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质量和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应该包括国际范围内不同类型调查对象的全球声誉和区域声誉调查,也要包括本国不同类型调查对象的本国声誉,要重点考虑调查对象和调查语言的多样化,尽力克服调查对象地理分布问题和语言偏差,确保调查结果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可信度。一所高校的声誉首先表现在本国的影响力,可通过其在本国学术会议、重大改革、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影响力来反映。

本文重在提出“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的理念和范式,只是初步的框架和思考,具体实施和操作还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推敲、论证,与可运行的较为成型的评价体系还有较大距离。我们认为,树立包容性评价新理念,探索构建包容性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是国际大学评价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有助于引导和重构教育评价国际话语权,重塑世界大学发展新格局,各显特色、各展风采;有助于充分展示我国大学的真实形象特别是近年来的实际贡献、巨大成就和发展“加速度”,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声誉和话语权;有助于坚定教育自信,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道路、中国样板,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来源:黄宝印,黄海军,陈燕,张妮.树立包容性评价新理念 探索构建国际大学评价新范式[J].大学与学科,2022(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