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动态 > 学校要闻 > 正文

吉林大学召开自然科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

日期:2025-10-22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霍睿 图片/徐立华】10月18日,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自然科学)在中心校区鼎新楼召开。校党委书记田辉出席会议并致辞。校长张希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并主持论证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志明,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原长春理工大学校长姜会林,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於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金宁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闫楚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罗毅,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座教授陈晓非,原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等10位校外专家受邀担任评审专家组成员。

田辉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各位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专家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田辉表示,当前,学校正处于“十四五”攻坚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位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周期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总结既往经验、认清形势要求、找准弱项短板,总结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思路。

田辉强调,未来10年,是学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冲刺期、决胜期,全体吉大人必须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精神、干事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在学校改革发展中打头阵、作尖兵,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以冲锋姿态夺取一流大学建设新胜利。要强化责任担当、扛牢“兴北报国”的使命,解放思想、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科技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引育并举、建强人才队伍,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期待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给予有力指导,学校将认真研究、吸纳专家意见,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张希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2021年以来,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周期中,学校按照“6+6+4”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天召开的周期总结专家论证会,既是对学校过去五年“双一流”建设成效的系统检视,也是面向未来、谋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期待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能够帮助学校建设好现有的“双一流”学科,并推动更多优势学科进入下一轮国家指定建设的序列。

张希表示,各位专家对学校10个自然科学学科(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议,不仅帮助我们分析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既有战略层面的思考,又有具体路径的指引,既关注学科前沿的动向,又紧扣国家战略的需要,为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张希强调,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流人才的引育更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希望校院共同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在事业上支持一流人才、在生活上关心一流人才、在管理上保障一流人才,使一流人才能够在吉林大学心无旁骛地投身教育和科研工作,有所成就、有所贡献。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落实到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中,并切实转化为学校加强“双一流”建设的具体政策和实际行动。

会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与仿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与动物共有医学等10个自然科学学科(群)的首席执行人,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逐一汇报了过去五年学科发展的建设成效及第三轮建设战略重点。

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内容,并对10个学科(群)逐一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应学科(群)进行分档评价。

校领导蔡立东、边铁、胡漫、张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科负责人、首席执行人参加论证会。